网站首页 学习动态 理论宣讲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重要论述 通知公告 实践团队 力行实事 人物纪实 原创作品 精品微课 经典影像

曾想“蛇吞象”收购修正药业的吉药控股走向退市!

发布日期:2025-04-27 浏览量:18 

【界面新闻】

记者 小李

编辑 沉默是金

新盛客服【威77296577】4月24日,吉药控股(股票代码:*ST吉药(0.210, 0.00, 0.00%))发布公告,告知公司已被接到终止上市的前置通知。自3月26日至4月23日,吉药控股的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未超过1元,这一情况触发了创业板股票终止上市的条件。

截至4月24日,吉药控股的股价已跌至0.21元/股,总市值仅为1.4亿元。

吉药控股的初始业务并非医药行业,其前身是双龙股份(全称“通化双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”),主要生产白炭黑。这种材料以硅砂为主要原料,是一种功能性材料,可用于国防等多个领域。双龙股份也曾为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提供材料,并于2010年上市。

上市时,吉药控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卢忠奎。卢忠奎的履历显示,他1958年6月出生于吉林通化。尽管吉药控股目前状况不佳,但卢忠奎的人生曾有过从“草根”到“逆袭”的历程。据《中国日报》2013年5月发表的《通化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纪实》报道,卢忠奎命运的转折点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。

1991年,身为农民的卢忠奎被任命为通化二道江区洗煤厂厂长。上任后,他带领洗煤厂摆脱了亏损,次年成功突破150万元的利税大关。随后,该洗煤厂在兼并当地二化工厂的基础上,逐步发展成为上市公司双龙股份。

在《中国日报》的报道中,提及了一位企业家代表,名叫修涞贵,他是修正药业的董事长,此公司源自吉林省通化市。2019年,吉药控股试图通过“蛇吞象”策略收购修正药业,成为其众多收购案例中最知名的一次。

吉药控股此前已有过类似的收购尝试。2014年,它选择的目标是金宝药业(全名“吉林金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”),这家公司在2013年实现了3.68亿元的营收,是同年双龙股份营收的两倍以上。2014年,双龙股份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,以1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金宝药业,从而进入了医药行业。

金宝药业的拳头产品主要是非处方类中成药,如止痛化癥胶囊、热毒平颗粒、心可宁胶囊、六味地黄丸和三肾丸。尽管这类产品在医药行业仍有市场,但由于竞品众多,单个企业难以在全国市场形成品牌优势,且难以实现持续增长。自2018年起,金宝药业的发展形势并不乐观。

然而,在2014年至2016年的三年间,吉药控股收购金宝药业算是成功的。在这段时间里,吉药控股的营收从3亿元增长到7亿元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从不足5000万元增长到超过1亿元。

2017年,双龙股份更名为“吉药控股”,并宣布全面转向医药大健康产业。然而,在吉药控股加速转型的同时,也为未来的问题埋下了伏笔。2018年,公司至少进行了两次收购,但2019年浙江亚利大胶丸的业绩承诺完成率仅为27.96%。

2019年,吉药控股的营收达到10亿元,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最高业绩。但同年,公司也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,归母净利润亏损超过17亿元。

当年,吉药控股一次性计提了1.84亿元的信用减值准备、2.42亿元的存货报损、3887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、3.66亿元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、2.26亿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4.77亿元的商誉减值,总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5.36亿元,这暴露了公司快速扩张后的弊端。

同期,吉药控股的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,财务状况堪忧。2017年至2019年,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8%、54%、87%。自2018年起,尽管年营收仅几亿元,但公司负债从未低于25亿元。面对严峻的经营困境,吉药控股仍试图进行收购。2019年7月10日,公司突然公布计划收购修正药业100%的股权。然而,两周后的7月24日,吉药控股宣布收购计划取消,并签署了《意向协议之解除协议》。

这一事件引发了“被修正打脸”和“信息披露全怪员工”的争议。在7月24日的公告中,吉药控股表示:“经与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友好协商,待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》的决定(征求意见稿)具体实施细则出台条件成熟后,再继续推进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、发行股份等购买修正药业100%股权事宜。”

这实际上是在向投资者暗示收购修正药业仍有希望。公告发布后,吉药控股于7月26日股价涨停。但同日,修正药业发布声明称,双方签署的《意向协议之解除协议》中并无关于“待该办法具体实施细则出台条件成熟后,再继续推进”的条款,吉药控股的收购计划实际上已经取消。

随后,吉药控股发布更正公告,称前述事件为“公司经办人员失误”。因此,公司因信息披露问题被罚款60万元。

在业绩方面,自2019年以来,吉药控股未曾实现盈利。2019年至2023年,公司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近30亿元。

2022年6月28日,中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,指出截至2021年底,吉药控股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,财务状况持续恶化。由于债务逾期和担保问题,公司面临多项诉讼,银行账户被冻结,资产被查封,子公司股权被冻结,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。

自2019年起,实际控制人卢忠奎便开始策划转让吉药控股的控制权,但计划进展不顺,最终以失败告终。2019年5月,卢忠奎曾与吉林省国资委旗下的吉盛资管签署《股份转让意向协议》,但因主要条款未达成一致,协议于同年7月终止。2020年11月,卢忠奎与吉林本草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“本草汇医药”)达成一项协议,该企业实际控制权将转至刘舒手中。到了2021年3月,吉药控股公布信息,表明股权转让和表决权转让已圆满完成,本草汇医药合计掌握了吉药控股24.23%的表决权,从而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。然而,随后的股权转让纠纷因未足额支付转让款等问题而出现。

2022年2月,吉药控股发布公告,宣布卢忠奎对本草汇医药提起诉讼,双方将进入法庭对决。此外,由于新任控股股东本草汇医药与原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卢忠奎之间的矛盾,这一争议可能对吉药控股的控制权稳定性造成影响。

此外,在2022年……(此处缺少后续信息,如需继续改写,请提供完整的上下文或后续信息)。


文章来源:本站  文章编辑:admin 

上一篇 : 海南出台全球首个数字疗法全周期支持政策,我国数字疗法跨入实际诊疗应用层面